10句话,一些柔软的力量

在阅读、听歌、看电影时,我们总会被一些话击中。或说中我们隐秘的心事,或一语道破生活的真相,让你为之动容、沉思良久。
在日常生活中,小编很喜欢收集这样的哲理短句,今天就摘录其中十句,分享给大家。希望你也能从中获得一些细碎柔软的触动和力量。
这是华裔作家伍绮诗《无声告白》中的一句话。在小编看来,这本书值得所有家长观看。
作品讲述了“在家长的长期高期待、高要求下,孩子最终不堪重负而倒下的故事”。好的动机不一定导向好的结果,很多时候,我们都以“爱”的名义要求别人。然而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”,我们不愿意做的事情,又怎么能要求别人做到呢?
摆脱别人的期待,找到真正的自己,是每个人一生的必修课吧。

侯孝贤是小编很喜欢的一个导演,电影《恋恋风尘》讲述了青梅竹马两个少年,最终因为境遇的不同,而渐行渐远的故事。
“少年的时光就是晃,用大把时间彷徨”,想想我们的成长,的确大多时候懵懵懂懂,真正让我们成长的就那么几个瞬间。
那些想不通跨不过撑不住的时刻,小到无迹可寻,可是在涌动的暗流里,我们悄然长大。
87岁时,饶老先生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妻子美棠去世。后来他决定画下他俩的故事,一笔一笔,从美棠童年画起……就这样亲手构建和存留下一个普通中国家庭的记忆,也记录下了中国人最美、最好的精神世界。
“老来多健忘,唯不忘相思”,在很多平凡、细枝末节的描述中,小编看到了饶老先生对妻子的爱,也在这种书写中,感受到了“日常”的力量。
我们的生活不都是轰轰烈烈,很多美好的回忆,其实都是一些小事儿。在老了之后,也是这许多微细小事,让我们细细咀嚼、念念不忘。

“等忙完这个项目,我要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”“等有时间了,我要多读读书”“等挣够了钱,我要多陪陪家人”……我们心里都有一个很长的清单,想着忙完手头的事儿,就将其付诸实践。
然而人生来来往往,哪有那么多来日方长。当我们真的有了时间、有了钱,很多事情你也不会做,有些事情则已来不及。
余生很贵,经不起浪费。未完成的事儿,何不今天先迈出第一步?

动画电影《养家之人》讲述了在塔利班统治下的阿富汗,女孩帕尔瓦娜为了一家人的生存而女扮男装出门工作的故事。
在观看过程中,小编在心悸之于也觉得很侥幸,我们并没有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,还好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。
出自这部电影的这句话,让我想到了很多生活中的场景。当我们想要说服别人,或者教育孩子的时候,提高音量或许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。“雨水滋润花朵,而不是雷鸣”,很多时候,形式即内容,选择温和、恰当方式的时候,能够事半功倍。

我们总是很难看淡得失,得到即欣喜若狂,失去会痛不欲生。当张悬唱出“我拥有的都是侥幸,失去的都是人生”这句歌词,感觉到被击中。
想起了一个小故事,当老师在白纸上画出一个黑点的时候,问大家看到了什么,大家回答:“一个黑点。”老师很沮丧:“为什么你们没有看到白纸呢?”
更容易看到自己失去的,而不是得到的,这是人的天性。知足常乐,多看看自己得到的东西。往事如烟,看淡一些失去的东西。抱着这样的心态,生活或许会更美好。

这句话是日本电影《海街日记》里,姐妹们的外婆说的话。原本是说青梅树的。她们院子里有一棵青梅树,每当青梅成熟的时候,姐妹们都会摘下青梅,酿酒喝。
然而这句话,何尝不是说人呢?在人与人的相处过程中,我们总要细心呵护、努力经营,才能拥有一段良好且长久的关系。
“活着的东西都是很费功夫的”,只有花费了功夫才有可能享受人生果实,可不能偷懒哟。

如果要把小编喜欢的作家排出个顺序,那么李娟绝对在前三。
她深入新疆的阿勒泰,用文字写出了自然的美和残酷,也记录下了牧民们逐水草而居的生活,艰难而又充满希望。无论身处何处,看她的文字都能静下来。
即使当下很艰难,但只要有希望,生活就值得期待。

这是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说的一句话,这句话鲜明地宣言了他的艺术立场——术业专攻,做自己擅长并喜欢的事儿。
小津安二郎的电影风格非常相似,有时候他甚至连演员名字都懒得改。但却在一个电影类别中做到极致,达到了非常高的境界。
“一个人去对地方就是人才,去错地方就是庸才。”人的精力有限,做自己最擅长的事,才更容易成功啊。所以找到那个“热爱”,不要犹豫。

用小编最爱的韩剧《请回答1988》中的台词结束这次分享。《请回答1988》温暖、治愈,可以说是最适合在冬天窝在被窝看的剧了。
其中有很多直戳人心的台词,或有关亲情、友情、爱情,或有关成长,每次看都让人又哭又笑。
强烈推荐大家去看,希望你在这个冬天,也有温暖相伴。